当前位置:
发布时间:2025-04-05 20:05:52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说。
同学们要抱有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壮志,放大格局、开阔视野,在复旦开垦出属于自己的未来。大学给予更多自主选择的宽松空间,大家应自觉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作风,这是学习的前提和基础
所以,同学们在未来攀登学术高峰的路途中,也要始终不忘科研初心,矢志艰苦奋斗,只有如此才能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行稳致远。2018年,学校科研人员已经在《Nature》《Science》《Cell》等国际顶尖杂志上发表论文10余篇。当前,学校着力推进跨门类跨学科的融合创新,促进学校和学科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与人类文明进步重大需求,以一流水准高质量发展。学校特别重视这样的学术研究,为此设立专项加以支持,希望同学们有兴趣有志向从事这样的研究。在我们不断强调源头创新、原始创新的时候,对自己应该提出什么样的创新方向和领域前沿问题应该更加重视。
第二,自主创新要提高研究定标。学校抓住学科领域创新机构建设这一关键要素来实现科技创新水平向世界一流方向前进,上海数学中心等进入正式运行,初步形成了以国家科技创新战略任务为牵引、学科领域研究为主干、转化应用为展翼的科技创新雁阵。他指出,陈望道是新中国成立后复旦大学首任校长,他翻译的《共产党宣言》的首个中文全译本,为复旦大学种下了办学治校的红色基因。
他表示,复旦大学党委始终高度重视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工作,关心和支持民主党派建设,积极为民主党派政治交接、传统教育打造平台。民盟中央副主席、民盟上海市委主委、副市长陈群和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刘承功共同为民盟传统教育基地揭牌。揭牌仪式结束后,陈群一行在刘承功等陪同下,参观了《共产党宣言》展示馆。2018年5月,学校以信仰之源为主题,将陈望道旧居改建为《共产党宣言》展示馆,以打造复旦乃至上海的红色地标。
11月2日,中国民主同盟(上海)传统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在《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原陈望道旧居)举行。沈志刚在致辞中表示,陈望道先生是卓越的政治活动家,著名修辞学家、语言学家,也是中国民主同盟和复旦大学的老领导。
民盟市委专职副主委丁光宏主持揭牌仪式。民盟市委专职副主委沈志刚和复旦大学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赵东元出席仪式并致辞。在《共产党宣言》展示馆(陈望道旧居)挂牌建立民盟传统教育基地,就是希望引导广大盟员学习和继承陈望道先生等前辈的政治信念、优良传统和高尚风范,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秉持民盟关注民生、奔走国是的优良传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上海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做出新的贡献。据悉,《共产党宣言》展示馆(陈望道旧居)是民盟上海市委设立的第12处传统教育基地,将为广大盟员学习民盟历史、追寻先贤足迹、弘扬优良传统搭建了新的平台
自2014年起,基金会特别增设复旦企业管理杰出贡献奖,用于奖励在中国企业管理实践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企业家或企业管理者,张瑞敏、马云、柳传志、马化腾、董明珠等5人先后获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有着他们的杰出贡献,留下了他们艰辛探索的足迹。希望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汇聚的各位专家能够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上海未来的发展,积极为上海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建言献策,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经过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提名委员会严格评审,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苏东水获得今年的复旦管理学终身成就奖。
基金会评选出的48位获奖者均是我国管理学领域的杰出代表,他们的研究和实践成果,充分体现了当前中国管理学界的最高水准,也充分体现了基金会始终倡导的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推动中国管理学长远发展的宗旨。蔡威指出,当前上海正处于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关键时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先进的管理理论、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都更加需要高水平的管理人才。
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秘书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基铭宣布了今年的获奖人名单。上海的改革和发展离不开科学的管理,管理学的研究也会在这里寻找到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陈晓红教授在信息决策理论与支持系统领域和资源环境精细化管理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基金会设立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复旦管理学终身成就奖和复旦企业管理杰出贡献奖。奖项虽然以复旦命名,但奖励的对象面向全国。颁奖典礼由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副理事长、中化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宁高宁主持。在这些获奖人身上,凝聚着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几代管理学人艰辛的开拓和孜孜不倦的探索,集中体现了新时代企业家们责任担当和创业创新的可贵精神。自2012年起设立的复旦管理学终身成就奖奖励我国管理学学科领域的开拓者或者管理学研究的奠基人,刘源张、傅家骥、成思危、汪应洛、夏书章、王众托、苏东水等7人先后获奖。
复旦企业管理杰出贡献奖的候选人,由来自学界、商界和社会团体的专家们共同推荐。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理事长、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蔡威,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名誉理事长、香港中文大学原校长刘遵义先后在颁奖典礼上致辞。
丁烈云教授主要从事数字建造与工程安全管理的研究。新闻中心讯 11月9日,2018年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颁奖典礼在上海隆重举行。
推动中国管理学事业发展 促进中国管理学人才成长 搭建学界业界交流平台2005年复旦大学百年校庆之际,复旦大学杰出校友、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用个人稿费作为原始基金发起成立了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这也是第一个由中国人自己设立的管理学界的奖励基金会。今年获此殊荣的董明珠女士她提出以品质替代售后服务,最好的服务就是不需要售后服务的质量管理理念,多年来专注于空调研发和制造领域,形成一套自主创新的文化,不断积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使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专业化空调企业,成为中国制造型企业发展民族品牌让世界爱上中国造的成功典范。
原国务委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为今年的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复旦企业管理杰出贡献奖、复旦管理学终身成就奖获奖人及获奖人代表颁奖。同时,基金会以各项公益项目为平台,增进学术界与企业界沟通交流,促进中国管理学人才成长。湖南商学院校长,中南大学商学院教授、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晓红,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丁烈云,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中生获颁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刘遵义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为广大管理学专家和企业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也呼唤着新探索、新理论、新创造和新贡献,在新的起点上,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将继续全力支持各位专家学者潜心研究、大胆探索。
基金会积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主办复旦管理学论坛 获奖人前沿讲座中国管理学年会中国管理学青年论坛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年会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之平行论坛中国杰出企业家管理思想访谈录等活动。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原副理事长、外经贸部原副部长刘山在等嘉宾,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的理事、监事,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的历届获奖人代表,获奖人亲友代表,以及复旦大学师生等近400人一起见证了当天的盛会。
率先开展国民经济管理的研究,建立包括泉州模式在内的中国沿海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体系。2018年,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秉持推动中国管理学长远发展的宗旨,以评奖工作为核心,综合提名制与申报制,进一步完善与优化了评审流程。
焦扬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复旦大学和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发展的各位领导、社会各界人士表示感谢,向今年的获奖者表示祝贺。三大奖项的评议工作由基金会评审委员会的各级专家全权负责,严格按照基金会章程和评奖细则,坚持创新性、学术性和实践性的基本评判标准,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独立开展评审工作。
发展了中国乡镇企业、工业企业管理理论,总结凝练华商管理的新思想,对指导中国企业实践作出了重要贡献。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其中自2006年起设立的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奖励在管理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工作者,奖励领域分别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目前已评选出36位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获奖人。在中国经济腾飞、转型、变革的重要时期,一批优秀的管理学者和企业家脱颖而出。
她指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将不忘初心使命、勇立时代潮头,始终以推动中国管理学长远发展为己任,始终为发展壮大中国管理学人才队伍而努力,始终为世界贡献中国本土的管理思想成果而奋斗,努力在推动中国管理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思想传播等方面有更大作为,发挥更大作用,作出更大贡献。华中生教授主要从事服务科学与运营管理方面的研究。
基金会宗旨是奖励中国在管理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工作者,倡导管理学理论符合中国国情,并密切与实践相结合,推动中国管理学长远发展,促进中国管理学人才的成长,提高中国管理学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主席王家瑞出席颁奖典礼。
丁烈云、陈晓红分别以数字建造与建筑业产业变革和数字经济时代的创新创业研究为题作主旨演讲。苏东水率先融合东西方管理理论,创建东方管理学派,开中国特色管理学说先河,并以人为学为基础构建管理心理学科理论体系。
发表评论
留言: